前几天刘德华在抖音开演唱会,没时间看直播,周末在家把录播看完了。刘德华是我的第一个偶像,小时候农村信息闭塞,华仔是最先认识的。华仔也没有让我失望,一直勤勉务实,红到现在。
(带两个小崽子一起看演唱会)
我就在想,小孩子的偶像是长得好看,会唱歌跳舞的。大人的呢?大人的偶像应该是什么样子的?我回忆了一下,从小到大我可是有好多好多的偶像呢。
我是典型开窍晚的,中学小学回想起都是混沌状态,既不调皮捣蛋也不认真学习,所以回忆都是模糊的。一直到高考结束,勉强可以上个大专,当时都不知道大专是啥。咋办?以我这个小身板,工地的砖扛不动啊。那就复读吧,然后和我爸两个人去县城挑复读班,最后选了一家,算是把后面的生活给安排了。
高中我在镇上走读,上县城复读是我第一次离家去城里生活,而且是寄宿生活,充满了好奇。这个复读班当时在县城还不错,很多同学都是考了二本不愿意去读,特地来复读的。学习氛围特别好,好到离谱,一个月一个大周末是给学生回家的,但是很多人竟然不回去,两天都在教室学习。我任何时候去教室都有人在学习,我傻眼了,用得着这么拼命的吗?在我们镇上高中,二本可就是终极目标啊,考上要写到学校喜报里的,搞不好能挂墙上,这些家伙,还来复读!
18岁,我的认知第一次被颠覆,原来这么多同龄人在拼命学习,只为考上理想的大学。班主任也是博学风趣,谈吐不凡,原来老师也可以这么优秀。我醍醐灌顶,似乎找到了目标,我视老师和周围的同学们为偶像,我开始拼命学习,我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,英语也是那时候开始喜欢的,狂背单词。
不过剧情和预想的不一样,经过一年的学习,终于,还是没考上。甚至分数都和去年差不多,我只能安慰自己,去年的分数都是蒙的,今年是没发挥好,虽然分数差不多,但是含金量不一样。两次高考都没考上,家里人怕我难过。可是我一点都没有,我似乎找到了新生,我想学习,想再次复读,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。我爸估计看出我不是读书的料,就没同意,就这样我上了大专。
由于不懂专业,随便选了电子专业,来到学校学的都是修电视,拆电脑,现在我还珍藏着二级电工证。但是我却喜欢英语,拿着词典背,天天研究语法。很多人看我考了个破大专,还天天跑教室学习,真讽刺。其实啊,我是刚醒,别人认真奋斗十几年考上大学开始享受大学时光,而我刚从混沌里醒来。
数理化基础太差,数学无论如何我都搞不懂,直接躺平。我把精力花在英语,阅读和国际贸易上,我喜欢做业务,喜欢与人打交道。加上脱离了之前压抑的原生环境,没有了束缚,我宛若新生。
我的一个个偶像又陆续地走进我的生活中,有的同学处事大方,待人温暖,我就想,还可以这样啊,向他学习。有的同学博学爱思考,大家提出的问题,他都能知道,而且有自己独道的见解。我就想,还可以这样啊,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。我的学校是商学院,很多学长没毕业就出去创业了,我就想,好酷啊,我也要向他们学习。不可否认,大学是一个分流器,偏科的、学习竞争力弱的会被淘汰到专科院校。即使是这样,值得我学习的偶像也太多太多了。我就像一个种子,被丢进土地里,也许土地不算肥沃,但足够我生长。
四年过去了,由于学校普通又是电子专业,毕业后想去外贸公司难度太大了,面试了好多家都被拒。为什么找外贸公司呢,我们学校当时是双专业,应用电子和国际贸易。三年电子课程、一年国贸课程,我更喜欢国际贸易,快毕业时,我问老师,你觉得我有可能被外贸公司录用不,老师回答:基本不可能。这个回答让我心灰意冷。
只能曲线救国了,我选择去泰州乡下非常偏远的工厂去做外贸。有多偏远呢,需要摆渡才能达到。这对于平原地区的江苏来讲很夸张。工厂做的是脱水农产品,就建在田里,吃住都在工厂里面 ,工资1500一个月。我不管,只要让我做外贸就可以了。
到了工厂才发现,前面一个业务员离职了,我来就是全权负责外贸业务。尽管两眼一抹黑,但依然很欢喜,终于得偿所愿。那段岁月是我人生中学习最快,进步最大的一段时光,从来没有做过外贸业务的我,疯狂的学习着关于外贸的一切,我现在的外贸知识体系,都是那时候建立起来的。更棒的是互联网时代终于来临了,不懂我就网上发帖问,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,也认识了好多朋友。互联网让世界变得平行起来,不论在偏远的工厂,还是在高端的写字楼,不论是学生还是教授,大家都可以毫无隔阂地沟通,普通人的劣势在互联网面前被抹平,而我能接触到的人终于不再仅仅是身边的人。
(刚到工厂拍的,那时觉得抽烟很酷,现在闻到烟味想吐)
由于工厂离镇子都很远,没有任何娱乐,每天的休闲就是撸水稻,看月亮。我只能待在办公室里面刷论坛灌水,料神就是那个时候在福步论坛写开发客户技巧的。我每天都凌晨后才回去睡觉,上夜班的工人只要路过,总能看到办公室灯亮着。也许是运气好,三个月的时候出了两个柜的蒜粉到美国。50W的订单在当时算大单了。这时候工厂里流传着关于我的传说。新来的小于不得了,天天加班到凌晨,而且这么快就能拿下大单,搞得老板娘天天要把她的侄女许配给我。
在工厂实在过于寂寞,在掌握了全部的外贸知识体系并实操后,我离开了这家工厂。我自信满满地去找外贸类工作,不料却迎来了社会的毒打。年轻气盛容易轻信别人,当四个大汉把我夹在中间,告诉我有个项目必须了解一下的时候,心碎了一地。参加面试却被骗到广东做传销,简直是刚出狼窝又入虎穴。
由于我迟迟不肯入伙,被榨干了身上的几千元,一个月后被放了出来。这次变故打断了我的职业规划,身无分文后无法去挑选工作了,只能乱投简历解决生存问题。找到一家非外贸的公司一待就是两年。我形容此次事件是我职场生涯中的“土木堡事件”,打断了我升腾的职业道路,重挫了锐气。
虽然际遇摇摆,我依然遇到了很多优秀的人。我记得当时入职一家公司,老板不仅懂业务,待人平等和善,而且还多技能傍身,会管理、懂英文、甚至还会photoshop,一下就震惊到我了,原来老板也可以这样啊。我以后能不能也成为这样的人!
慢慢恢复后,准备干回外贸老本行,找了一家做机械锻件出口的工厂。但遭遇了工厂里的黑恶势力,做了几个月就走了。后面发现外贸服务业严重滞后于外贸行业的发展,就拉上我同学,两人阴差阳错地进入了外贸服务行业。
新的行业,需要新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持,我又开启学习大跃进。很多人PS是在学校学的、看视频学的。我是给客户设计宣传册的时候边做边学的,宣传册设计好了,我的PS也就掌握了,就是学以致用,不带一丁点浪费。也是基于此,我录制的PS教程,超级适合新手,网站建好了,PS也就掌握了。然后又认识了很多做网络营销的小伙伴,很多到现在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,亦师亦友。
很多时候,能否把生意做起来,技术只是底层架构,更需要的是眼光和格局。第一次创业从2009年陆续做了4年,中间没钱了就出去工作补贴公司,撑到最后的状态就和出去工作收入差不多,进入了一个尴尬的平衡状态。还是一个脆弱的平衡,仅能维持温饱,抵御不了一丝风险,像社保什么的都没有,完全是边缘人群了。
最后暂停了这个项目,公司转让给朋友,出去好好的工作。也许从这个时候我才真正的明白,一段时间内做什么事情都要All in,工作也好,创业也罢,都需要全力以赴。不这样做,对于普通人来讲,无法形成相对竞争优势,就没有上升空间。
出去工作的这两年,都是做互联网行业。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,认知格局也急剧提升。之前算是研究技术闭门造车,而负责整体项目运营,又有充足的弹药,是很爽的一件事情。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全力去做,遇到阻碍我就大方表态,我对结果负责,不行就滚蛋。一招鲜吃遍天,在职场上来说绝对好使,相对而言,职场上多是推诿责任以求自保者居多。
后来二次创业,由于早些年完成了技术积累,再加上认知格局和思维方式的提升,在做渔课的时候,虽然辛苦,但是条理清晰,有据有节。6年下来我们已经很稳定了,其实早就迎来了瓶颈期,正在尝试更多的突破,为此还需要不停的学习来提升认知和格局。
毕业十几年酸甜苦辣都经历过,虽然际遇不定,但我依然是幸运的,一路走来遇到这么优秀的人,给我指引。年少时没有选择权,生活如浮萍,遇到的偶像都是随机的,这也许就是大家说的运数。而三十五岁以后,于我而言,偶像更多是自我寻找的。
二次创业以来,一直忙得不可开交,是真忙。早期为了节约成本,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搞。2019年入驻米课圈时,我发现毅冰的文章很高产。问题是他那么忙,工作做得那么优秀的同时,还能写这么多文章,这是如何做到的呢?我也喜欢写作,我也有很多思考要总结,可是我根本没有时间写呀。
不行,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!我就开始思考如何能做到,首先我把公司作业流程重新梳理和分配,然后再招聘优秀可靠的小伙伴来替代我的部分工作,这样一调整,我就空出了很多时间。平时在碎片时间里,我会提前想最近有哪些思考和收获,等大体脉络确定了,然后集中加班去写。就这样,我不仅有时间写文章了,而且产量、质量都在逐渐提升中。
kevin你疯了吗?花这么时间和精力就为写这些不痛不痒的文章,搞钱要紧啊!是不是点错科技树了?也许吧。但,这就是偶像的力量!让你不顾一切地想成为那样的人。当然和偶像的差距还很明显,不过又有什么关系,我也有自己的读者群了,虽然数量还很少,但这本身已经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了,何况还在增加中。
不过最近遇到了一些问题,这几年发现的偶像越来越厉害,让我自卑得要命,我以为我能懂晚清大体的政治格局,还懂太平天国运动的始末。可当有人告诉我,在武宣东乡称王时洪秀全就已经有36个老婆了,杨秀清也有这么多,我下巴都惊掉了,要这么考究吗?搞得我都不敢说自己懂什么,只是略知脉络吧,千万不要问我具体的人和事,因为臣妾也不知道啊。
还有很多人财务自由、学识过人,还拼命工作,执行力超强,他们迭代的速度都让你眼花缭乱。仰望的时候都有种深深的无力感,像是无法企及的高山。所以我更推荐寻找生活中的偶像,那些有血有肉有思想有轨迹可寻的人,让你努力跳起来可以够得到的人,为生活寻一盏明灯。
当然随着我们不停成长,曾经的很多偶像会被超越,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别人的偶像,可以给别人带来力量。这像是价值的一种传递,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,总有年轻人从荒芜中一路成长而来。
我依然很年轻,三十出头、爬楼梯不喘、翻跟头不倒,我将继续行走在寻找偶像的道路上,希望能遇到越来越多的同路人,同频的,不同龄的,亦师亦友。我的偶像们,你也许认识我,也许不认识,不过都没有关系,你们只管一路向前,等着我来追寻足迹!
更多文章请关注渔课微信公众号
联系人:渔课-Kevin
手 机:18606201315
邮 箱:info@soonidea.cn
公 司:苏州渔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
地 址:苏州东环南路999号中博科技园A座
微信